English 繁體中文
20-2期
  •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
    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Mone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Upper-Grad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徐淑敏、林麗華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兒童的金錢態度、消費行為,並探討兒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間的相關性。本文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抽樣,選取十三所學校,每所學校五、六年級各抽取一個班級學生為團體施測對象。同時,將國小學童的金錢態度界定為權力名望、預算、焦慮及不信任四個面向。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如下:1. 男生、六年級、或縣轄市學區學童,對金錢有較不正向的態度;有儲蓄習慣的兒童則具有正向、積極的金錢態度。2. 五年級學童鄉鎮學區、或零用錢在200 元以下及有儲蓄習慣的兒童,其消費行為較為正向、理性。3. 低權力名望傾向、高預算及低焦慮傾向的兒童其消費行為較為正向、理性;至於高不信任傾向者,其消費行為偏好以價格為導向。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的金錢態度與其消費行為,具有密切的相關。藉由對兒童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研究結果,可提供將來教師在輔導兒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參考。



    關鍵字:國小學童、金錢態度、消費行為
  • 「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融入國小歷史教學的歷程與結果
    Integration of Taiwanese Memory Digital Photo Museum Into History Teaching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林菁、洪美齡、李秉蓉、彭雅雯

    本研究旨在以Big6 模式為架構,發展數位典藏融入社會領域主題探索之教學行動方案,探討學生歷史時間概念學習的表現,及從師生角度檢視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應用於主題探索課程的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大部份學生喜愛「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融入課程的學習方式,除了可分享大家的故事外,還可以深入瞭解自己親人和整個台灣過去歷史的點滴;但是學生主動探究態度的缺乏和正式發表台風的訓練則是師生們仍要努力的方向。另藉由老照片說故事的主題探究,學生可瞭解西元1895 年以後到現在的歷史時間概念,並能明瞭各時代生活面貌的差異。本文最後對「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的網站內容、媒體呈現、互動學習等方面提出若干可改善之建議。



    關鍵字:數位典藏、Big6 模式、歷史教學
  • 國中生對生態與環境概念的認知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ion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林達森

    本研究旨在發展「生態與環境概念認知測驗」,並實際對國中學生進行施測,以瞭解國中學生生態與環境概念認識情況,並探究生物能量概念理解及其他相關因素對生態與環境概念學習成效之預測程度。藉由相關文獻研閱、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內容分析及對國中學生晤談,發展完成「生態與環境概念認知測驗」,其信效度符合測驗理論之規範。將此測驗以及林達森2004a)發展之「生物能量概念測驗」對隨機抽選之嘉南地區七縣市,共計16 50 個班級1735 位學生進行施測,最終有效樣本為1702 位,所得數據以SPSS 軟體進行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結果如下:1.國中學生在生態與環境概念認識情況因性別、家長學歷、家長職業、成長環境及學校位置的不同,存在顯著差異;2.學生性別、家長學歷、家長職業、成長環境、學校位置及生物能量概念理解程度等變項,能有效預測學生在生態與環境概念學習成果;3.國中學生在學習過有關生態與環境相關課程後,對於生態系的組成成分、生物環境依存關係、生態平衡、自然界中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功能、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生物界中各營養級特性、生物多樣性及不同種類環境資源的特徵等概念,仍存在有相當程度的另有概念。



    關鍵字:生態、環境、概念理解、環境教育
  • 績效控制或專業發展?大學教師評鑑的兩難
    Accountability Control 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Dilemma of Faculty Evaluation in University
    孫志麟

    高等教育中的教師評鑑,乃是不同利害關係人相當關切的議題,同時承載著社會、政治及法律上的多重意涵。然而,當我們致力於改善教師表現時,各大學所採用的教師評鑑制度卻相當傳統,類似教師升等的模式,而未審慎思考其合理性。大學教師評鑑的可信度,依然是最令人詬病且敏感的問題。本研究採取批判分析的觀點,檢視教師評鑑在一所教育大學的實踐,並從理論與實務連結的角度,進一步反省大學教師評鑑的困境與出路。研究重點聚焦於教師評鑑兩種不同取向的探究-績效控制取向、專業發展取向,並比較這兩種評鑑取向在理論及實務上的差異。在本研究中,個案研究乃是作為理解大學教師評鑑如何運作以及界定教師評鑑的意義的視框。此外,這個研究也提供了教師評鑑如何決策的另一種理解。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在逐漸增加對大學教師工作和專業活動控制的氛圍下,學校行政人員採取了績效控制取向來評鑑教師的表現,而忽略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於是,教師評鑑淪為績效控制的一種工具,很難作為專業發展的有效機制。也因此,當績效掛帥進入大學校園之際,教師評鑑制度必須重新被檢視,以瞭解其是否可以兼顧組織的績效管理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字:大學教師評鑑、績效控制、專業發展
  • 「視域交融」在生命教育課程中的教學轉化歷程
    “Fusion of Horizons” in a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Life Education
    吳靖國

     研究者對自身教授之「生命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檢討後,將H. G. Gadamer 的「視域交融」理念作為改善該科目的教學主軸,並透過本研究來掌握學生對 「視域交融」理念融入「生命教育」課程後,從理念到實踐的轉化歷程。在教 學過程中,透過情境觀察及作業分析兩途徑來蒐集與分析相關資料。同時,研 究者回顧整體教學歷程,詮釋「視域交融」理念如何從教學理念層次轉化為教 學實踐層次。經研究發現,學生學習的轉化歷程包括脈絡化、具體化、行動化、 意義化和融貫化五個連續階段,其中「行動化」階段乃是整個學習之轉化歷程 的核心點,是促使個人轉化與教學轉化兩者相互接軌之處。這也顯示出,讓學 生能夠將所習得的「視域交融」理念在行動中主動地表現出來,才是真正理解 此概念,也才能促其獲得真正的成長。



    關鍵字:視域交融、生命教育、行動研究
  • 大專校院之專題製作課程與產業需求的關係:以機械領域為例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the Special Project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Need of Industries:A Study Cas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s
    湯誌龍、黃銘福

    本研究針對大專校院機械領域專題製作課程之內涵,進行大專校院與產業界的創新能力需求、培育方式、以及培育過程的關聯性分析。研究者實地訪查南部地區,包括:遠東、崑山、正修、義守、高應科大、高雄第一科大、屏東科大、成大等八所大專校院,調查其機械科系專題製作課程作品之主題、應用與推廣、以及學校辦理產學合作之業界代表性廠家產品之類別、創新等狀況,獲得以下結果:1. 大專校院專題製作主題,趨向於控制與光機電整合之電腦模擬操作領域。2. 為能培訓優質及符合產業需求的機械專業人力資源,並減少產學間合作的障礙,確應透過產學合作之模式予以支持。3. 規畫與施行產業需求相關之專題製作主題,仍以大專校院教師進行個別帶領為主。4. 為能迎合知識經濟時代所需的創新人力資源,產學之間皆需有效的評鑑工具予以輔助。分析之結果期能提供大專校院、學生、與產業界在規劃學用一致創新課程之參考。



    關鍵字:機械領域、專題製作、專業創造力、創新能力
  • 理解,實踐的開始:一位特殊教育教師的自我批判
    Understanding as a Basis of Praxis:A Special Educator´s Self-Critique
    廖淑戎

     本文從描述一位自閉症男孩在國中二年級所發生的故事為開始,我嘗試將這些書寫的故事作為探究主體性的範疇。透過批判反思,這些故事增進我的理解,並提供我思索應如何形塑個人教育實踐的機會。我意識到學生是完整個體,且能在他生存的世界裡努力學習著,這和在教室裡學習知識是一樣重要的。我發現倘若這一點不能充份實踐,則學校課程的建構是無法被理解的,因而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本文試著以有機的觀點看待師生共構意義的過程。



    關鍵字:探究、批判反思、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