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的實踐:對話式日語學習智慧家教 系統進行日語補救教學之研究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ractice: Conversation-Based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Conducts Research on Japanese Remedial Teaching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日語學習者建立以對話為主的智慧家教系統CITS-JL,以期提升臺灣學生在日語學習中的學習效果。本研究以JF Standard日語學習標準為基礎,提出了初級日語學習的知識結構地圖,根據此知識地圖,臺灣學生可以按照22個學習場景以及86個設計的學習單元逐步學習日語。在這項研究中,CITS-JL首先診斷學生的錯誤模式,然後導入適當的認知失衡教學策略來設計對應的問題和對話,藉以釐清學生在學習上可能存在的語詞誤用。此外,CITS-JL考慮了學習系統、研究目標、研究現況這3個向度內容,讓智慧家教系統發展出更豐富的層次,也能夠更完整的協助學生學習與老師教學。根據研究結果表示,CITS-JL可以立即釐清學生的語詞誤用、培養自學的習慣、藉由反覆練習以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此系統可以應用於個人化學習,學生可以在教室外隨時隨地學習日語,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本研究的貢獻,不僅是為日語學習者建立一個學習工具,而且為教師提供了適當的指導方法。
關鍵字:JF Standard日語學習評量指標、知識地圖、智慧家教系統、電腦輔助教學 -
教育、土地、資本、勞動力與失業率 對經濟發展影響的跨國研究
A Transnational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ducation, Land, Physical Capital, Labor, and Unemployment Ratio to Economic Development人力資本、土地資源、資本、勞動力,失業率與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上述生產因素與失業率,哪一項對經濟發展最重要呢?本研究以2010、2015、2016年各國的土地資源、資本、勞動力、高等教育在學率與失業率對國民生產毛額分析。結論顯示:土地資源、資本、勞動力與高等教育在學率對經濟發展都有正向影響,其中高等教育在學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解釋力在29.4%至31.1%,在生產要素中最重要;其他三要素在三個年度不僅重要性都在它之後,且隨著年度推移對經濟發展貢獻僅在2.2%至10.5%。各國在三個年度的失業率對經濟發展具有負向影響,對經濟發展解釋力各為2.2%、2.8%、5.2%。代表各國經濟發展過程,除了生產要素重視,高等教育在學率具有關鍵影響之外,失業率也是不可以忽略因素。針對結論建議各國應持續人力資本投資、降低失業做為國家發展策略。本研究應證人力資本理論,並對各國發展有實務啟發、創新與貢獻。
關鍵字:人力資本、失業率、高等教育在學率、經濟發展 -
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育模式之辯證性回歸
The Dialectical Return of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in Germany本文透過文件分析法探究德國職業教育師培模式之發展趨勢,並聚焦於職業學校之理論型教師。初階時期學徒制是職業教育的主要方式,由師傅在實務操作中傳授技能,此時期的師培即為師傅養成,其歷程為學徒→工匠→師傅。工業革命後大量興建職業學校,進而開啟中階時期3種師培模式:職業實踐導向、工程師導向與教學法專家導向,並逐漸趨向系統化「學科導向」。該導向在進階時期受到猛烈抨擊,並以「職業性專業」為新理念,建構「工作過程導向」模式,摒棄學科導向,而以教師職業行動能力為培育核心,重新組織建構「職業教學論」之課程∕教學,這種更聚焦於真實工作過程之培育,是初階時期理念之「回歸」,但前者在教學組織「結構化」、課程內容則奠基於現代科學基礎,將職業實踐―工作過程進行教學論之模式化處理,而與後者各異其趣,因而從初階至進階時期的發展,呈現為辯證性回歸;且德國師培廣納眾多機構協力合作,此能為臺灣職業教育師培改革提供很好的啟示。
關鍵字:高等教育、師資培育、德國職業教育 -
德國二所另類學校 -耶拿計畫學校與蒙特梭利學校- 參訪記要與思考
Interview Notes and Reflections on Visits of Two Alternative Schools in Germany - a Jenaplan School and a Montessori School德國自普魯士王國時期至今,經歷幾番教育改革風潮,是全球另類教育的重要發源地。本研究主要針對德國二所具有代表性的另類學校進行探查,包括概念起源於古典改革教育階段,但在兩德統一後重起爐灶的耶拿計畫學校和蒙特梭利學校。此研究一方面藉由相關文獻、學校文件之閱讀,藉此初步掌握此兩所學校類型的核心精神與學校概況;另一方面則透過在校的實地觀察,以及與學校校長、教師、學生的對話,進一步分析兩校特色;最後則強調,一方面,學校作為生活與學習共同體,可以透過學校氣氛的營造、空間的佈置、節日和慶祝活動的進行、教育關係的建立,以及混齡的學習組織形式等加以建構;另一方面,學校中的學習應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可以透過開放性課程的設計、自我導向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自我監控等方式,積極促成學生對自我學習的覺察與掌控。本研究透過這兩所學校的實例介紹,除了提供各種相關的具體設計供學校參考外,也鼓勵實務工作者深思表象之後實質的教育意涵,而在各自的條件下創造新的另類教育之可能性。
關鍵字:另類教育、耶拿計畫學校、蒙特梭利學校、德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