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與研究》Journal
題目/關鍵字/作者 English | 正體
回首頁
Apycom jQuery Menus
 


 
回列表頁
第30卷第2期 出刊日期:2017年12月
進出無言之間:兒童心理治療中鬼之意義與兒童心理創傷
    作者: 洪素珍
研究筆記

下載

本文目的在於以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父親情結、原型及集體潛意識之概念,以及客體關係之理論架構試圖去理解在諮商室中,兒童個案呈現出來的有關創傷與鬼魂現象的可能意涵。文中案例中,均因失去父親,出現創傷反應後,開始接受治療。當兒童有創傷時,會以內在或外在的症狀呈現出來,本文的兩位個案對鬼魂的反應及過度黏母親均為兒童喪親後的創傷反應。所以,他們在治療當中都碰觸到「鬼魂/原魔」(Demon)的議題,經過詮釋分析後,原本以害怕鬼或愛看鬼片之行動投射出來防衛喪親的痛苦,開始可以談論到關鍵的「失落」議題。當因喪親而造成的傷痛未消化,此傷痛將進入個人潛意識,並與人類集體潛意識連結。由本文發現鬼魂對兒童的意義為:兒童以怕鬼的形式內攝母親無法哀悼父親的離去,故以怕鬼的形式陪伴母親,並保留內在好父親的客體,而投射出壞父親的客體展現父親情結,及再度認同父親的歷程。



關鍵詞: 兒童心理治療、客體關係、鬼魂、創傷、榮格原型
 

 

Copyright © 2024 《教育實踐與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出版之學術研究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HOPE 開發/設計, 聯絡人:鄞麗媚小姐,徐于婷小姐, 聯絡方式: milk1015@tea.ntue.edu.tw;aquafish3333@tea.ntue.edu.tw;sianya@tea.ntue.edu.tw
地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0671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134號
電話:+886-2-2732-1104 ext.82232/82014, 傳真:+886-2-2732-2423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
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